覃祥周教授莅临我院开展题为“山歌声声唱‘铸牢’——利用山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”的专题讲座
作者:文/张雨、洪佳佳 图/张雨
发布日期:2025-07-12 点击:
2025年7月11日下午,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、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覃祥周教授应邀到访我院,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全体教师带来一场题为“山歌声声唱‘铸牢’——利用山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”的专题讲座。
讲座中,覃祥周教授首先对“中华民族共同体”进行了清晰概述,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思政课的重要使命;随后,结合“习近平总书记给黄婉秋的回信”中的内容,深刻解读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民族工作中的时代价值;通过“古老的习俗:以歌代言,以歌传情”,生动展现了山歌作为民族情感纽带、文化载体的独特功能。针对广西地域特色,覃教授重点分享了“广西的山歌,歌唱民族团结”的鲜活案例,从历史与现实维度展现山歌在凝聚民族情感、促进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;他还详解了“广西山歌独具特色”的文化基因,以及“山歌文化,世界关注”的国际影响力,让在场教师深刻认识到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多元价值。最后,以“走进新时代,唱响主旋律”为落脚点,覃教授提出将山歌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的具体路径,倡导让传统山歌在新时代思政教育中焕发新活力。
讲座尾声,覃祥周教授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师们提出“三唱”寄语:一是要“大胆地唱”,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,勇于将山歌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思政课堂;二是要“大声地唱”,以饱满的情感传递山歌中蕴含的民族团结理念,用歌声的感染力增强课堂吸引力;三是要“大概地唱”,不必苛求技巧完美,关键是把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主旨,让山歌真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“活教材”。
此次讲座为我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启示,对推动地域特色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、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。参与教师纷纷表示,将积极探索实践,让山歌文化在思政课堂中落地生根,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通过歌声浸润人心。


作者/一审:赵彩晴
编辑/二审:王开荣
审签/三审:林勇灵